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县(市、区)动态
济宁市兖州区聚焦环评审批服务 以生态底色促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2025-11-12 14:19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济宁市兖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关于优化环评审批工作的要求,细化实化落实举措,健全闭环落实机制,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全力助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再提速。

一、全面聚焦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依法依规审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项目环评一律不予审批。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二是全力做好环评要素保障。进一步拓展服务保障范围,不断深化项目清单管理工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全员包保机制,切实推动招引项目尽早落地、落地项目尽早开工。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为太阳纸业、山东时代等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等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在建项目尽早建成投产。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6个,全部通过“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审批系统”办理,并在承诺时限内完成。

二、以改革试点为抓手优化服务方式。一是用好“企业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核发一体化办理改革。理清思路、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引领作用,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核发一体化办理改革试点,在试点园区实施打捆审批、豁免管理、调整总量指标前置等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改革效能,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服务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二是多角度帮扶送政策强帮扶。选择“并联审核”“串联审批”两种模式,强帮扶、严管理,送策入企给足企业信心。开展试点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入园进企等方式向项目单位、企业宣讲解读试点政策,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扩大试点改革政策知晓率,为建设项目用好用足试点政策提供支持。三是工作全链条助监管。完成“两证合一”一体化审批工作,精心筹备、破茧成蝶,助推试点项目落实落地。锚定“共研问题”“共捋思路”“共谋发展”三件事,组织有关科室成立试点工作小组,联合联动形成“N”的合力,定期梳理试点工作进度,疏通堵点难点痛点。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及时更新服务指南,努力让服务指南更接地气;同时,“两证合一”审批后,及时纳入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动执法实现“全链条”工作模式,从源头上杜绝重申领、轻监管的情形。试点开展以来,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杜乐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享受了试点开展的红利。

三、全面推进排污许可核心制度落实。一是常态化服务。推出“帮扶全覆盖、服务全过程、工作全链条、对接全方位”等举措,开展常态化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显著提升排污许可证质量,全面支撑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现场核查作为首次申请、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核发的必经程序,对于申请材料与实际建设情况不符的,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二是开展排污许可管理人员和企业环保人员培训。加大对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的宣传力度,及时解读政策文件、回复热点难点问题;各科室(单位)定期共享排污许可管理库信息、交叉对比排污许可数据集,实现执法无死角,监管全覆盖。三是批管联动保落实。做到审批与执法信息实时共享,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针对性生态环境监督指导,重点跟踪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实施项目批建一致,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建设单位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依法依规处置生态环境违规行为,为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保障。今年以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执法等多种方式,发现问题130个,指导企业完成整改,引导企业依证排污。指导企业67家工业噪声和5家工业固废信息入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纳证比例率先在全市到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