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位于山东省南部,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享誉海内外,也是一座大美生态之城,东部山清水秀,西部沃野平畴,南有四湖荡漾,中有运河流淌,这里天蓝地绿、水碧风清、生态宜居、生机盎然,“人文、生态”是济宁最为鲜明的特色和靓丽名片。
2022年12月28日,由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济宁市教育局、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济宁市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主题是“建设美丽济宁,青少年在行动”。经过一系列的精彩活动和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
强化组织实践,夯实活动基础
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市领导利用六五环境日为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站台”,现场为全市青少年手工作品大赛和优秀生态环保作文获奖人员颁奖,高规格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广泛开展。
活动启动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共青团济宁市委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和活动计划,下发了《关于开展“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的通知》,为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参与热情
本次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变废为宝”手工作品大赛、生态环保作文大赛和环保设施线上开放“云打卡”。活动启动后,吸引了全市各地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共征集“变废为宝”手工作品230余件,优秀生态环保主题作文1000余篇,展现了青少年的创意和才华,也表达了青少年对环保的思考和感受。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济宁市成立了专家评审组,精心评选出“变废为宝”优秀手工作品、优秀生态环保作文,在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期间进行集中展示,并通过济宁生态环境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宣传。
环保设施线上“云打卡”活动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亮点工作。全市择优确定了4家不同类型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推出4期线上开放短视频,分批次举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工湿地净化水质设施线上开放活动,利用市生态环境局新媒体矩阵以及各开放单位的企业网站进行展示,解说员化身“主播”,给青少年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云游”体验,全市中小学生扫码观看、截图打卡,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环保设施。“云打卡”活动累计超过30万人次观看、留言,激发了青少年参与生态环保教育实践的热情。
搭建多元化参与路径,形成社会合力
济宁市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除联合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团委、教育等部门,还特别加强了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借助当地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优势和专业能力,共同推进活动实施。活动中,济宁市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在各个环节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保障了系列活动的顺利举办,实现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青少年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济宁市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做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志愿服务和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系列教育工作,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