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县(市、区)动态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泗水县分局】绿水青山党旗红 一湾清泉出泗水
发布日期:2023-03-21 10:1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泗河发源于泗水陪尾山下泉林泉群,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南四湖的重要支流,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息息相关。泗水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党建引领,为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着力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水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我县国控故县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排名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出境红旗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上级标准要求。

 一、强化党建引领,唱响“绿水青山党旗红”党建品牌。

 局党组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美”,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三级联动”工作,努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唱响“绿水青山党旗红”党建品牌,实现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以争先进位为目标,把“严真细实快”贯彻工作全过程,发扬“苦干不苦熬奋力争上游”的泗水精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水生态治理工作专班。

 为有力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水工作专班。水专班整合全局资源,简化了工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以往先发现水质问题、再开展采样、最后进行督导等各自为战的低效率工作模式。专班对泗河两岸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所有入泗河的支流进行监测,发现水质较差的支流立即组织溯源。完成泗河故县坝到红旗闸两侧16条入河支流的监测及溯源工作,发现并及时解决了一批水污染隐患问题。

 三、强化河湖长制,开展专项排查精准溯源。

 组织召开全县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发动全县各级河湖长及“一河一专班专班”成员投入到河湖管护的第一线。编制印发了《泗水县国控故县坝河流断面“一河一专班”工作方案》、《泗水县南四湖流域汛期水质提升保障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和《泗水县冬季水质保障提升工作方案》,全县各级河湖长及专班成员累计巡河38157次,巡河长度4.1万公里,发现和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460处。成立了由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县水务、县农业农村、县畜牧等部门组成的5个督导组,对全县水面源污染整治和入河排污口排查进行督导,每周在县生态建设指挥部工作例会上播放发现问题视频,推送到相关镇街并严格按照时限进行整改,确保镇街河流断面稳定达标。

 四、强化督导考核,压实压紧部门镇街责任。

 强化开发区和镇街水环境质量考核,对全县13个镇街的17条河流断面每月进行监测考核。组织对开发区46家涉水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定期进行检查,对全县141个排污(水)口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一口一策”,对全县534家规模化养殖场环保设施进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泗水县环境质量考核标准》对镇街水质情况进行排名通报,达不到水质标准要求的镇街下发工作提醒函,两次达不到标准的下达问责预警函,三次达不到标准的约谈分管领导。截止目前已对水质不达标的镇街下发工作提醒函8份,问责预警函9份。

 五、强化三争工作,全面谋划好水污染防治项目。

 2022年,泗水县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11个,进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3个,积极谋划2023年南四湖重点项目5个;完成162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36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3年,泗水全县立刻投入到各项水环境质量保障的工作中,积极谋划我县2023年汛前水污染防治排查工作方案,及时总结冬季水质保障工作经验,认真梳理我县2023年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全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我县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022年,泗水环保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2023年,泗水环保人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持党建引领,继续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不畏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用坚守和奉献,用真情和汗水诠释着专业、务实、笃定、争先的环保职责与担当!(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