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共服务 >营商环境-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率 >工作动态
《济宁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草案)》通过
发布日期:2021-06-08 11:1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6月5日下午,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济宁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草案)》。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田和友出席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华东参加会议并作汇报。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济宁战役,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等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污总量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差,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只有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动摇,把经济活动、人类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以严格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推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会议要求,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探索性工作,“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发布是基础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做好成果应用“后半篇文章”,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应用体系,完善应用机制,服务好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市生态环境部门要充分发挥“三线一单”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做好全市“三线一单”的组织协调、实施应用、评估调整等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按照职责做好成果应用。各县(市、区)切实落实“三线一单”实施的主体责任,做好本辖区“三线一单”的实施和应用。

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三线一单”作为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强化“三线一单”宏观指导作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项目选址及审批时,要将“三线一单” 成果作为重要依据。

实施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建立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更新调整机制,组建长期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落实相关经费,切实保障“三线一单”的编制、实施、评估、更新、宣传、数据应用与维护等工作顺利开展。原则上每5年组织开展“三线一单”实施情况评估和调整。五年内,因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重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等发生变化,需要更新“三线一单”相关内容,由市生态环境部门提请市政府按程序开展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