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社会资本有效投入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优化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布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现发布济宁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投资建设引导性公告。
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2024年全市共申报产生27类危险废物40.96万吨,产生量居前五的的分别是HW11精(蒸)馏残渣18.84万吨、HW18焚烧处置残渣9.46万吨、HW49其他废物2.55万吨、HW34废酸2.27万吨、HW04农药废物1.96万吨。
二、收集、利用、处置能力情况
截至2025年9月,我市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50家(包括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和处置单位)。
(一)单一收集能力情况。全市共有35家危险废物单一收集单位,其中,综合收集能力7.7万吨/年,机动车维修行业收集能力2.03万吨/年,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27.76万吨/年。2024年,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8%。
(二)综合处置能力情况。全市共有5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分别为中节能元泰(山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济宁丹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济宁海螺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济宁祥城环保有限公司、济宁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处置能力34.5万吨/年,其中焚烧12.5万吨/年、物化6万吨/年、填埋6万吨/年、水泥窑处置10万吨/年。2024年,济宁海螺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平均运行负荷率为32.97%,济宁祥城环保有限公司平均运行负荷率为37.96%、济宁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平均运行负荷率为24%,中节能元泰(山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宁丹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未运行。
(三)利用能力情况。全市共有9家危险废物利用单位,总利用能力25.9万吨/年,具备HW02医药废物、HW04农药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11精(蒸)馏残渣、HW12燃料、涂料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39含酚废物、HW49其他废物等危险废物的利用能力。2024年,平均运行负荷率为36.03%。
从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和收集能力及设施运行情况来看,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和收集能力总体过剩,但焚烧灰渣(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个别类别的危险废物利用能力不足。
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投资建议
(一)不建议建设类。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包括焚烧、填埋、物化、水泥窑协同等处置类项目;能力明显过剩的危险废物利用类项目,重点为废矿物油、废包装物、废活性炭、废铅蓄电池等类别危险废物利用项目;危险废物小微单位集中收集转运项目。
(二)鼓励建设类。针对焚烧灰渣(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工业废盐(除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类)等大量贮存或以填埋为主的危险废物,鼓励建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且工艺成熟、运行稳定的高标准利用项目;现有危险废物持证利用处置企业可通过兼并重组、提标改造等方式,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示范性企业。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