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推动执法效能与企业服务深度融合,8月14日,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南部片区)交流会在济宁召开,并同步组织召开济宁市重点企业负责人专题座谈会,就新修订的《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及《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行政处罚室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济宁、枣庄、临沂、菏泽4市生态环境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业务骨干、济宁市重点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政企对话听真言 信用裁量“开门纳谏” 企业座谈会上,来自济宁市生产制造、热电、食品等行业的3家企业负责人与生态环境部门围绕新修订的《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和《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征求意见稿)展开深入交流,生态环境部门听取企业对环境信用评价指标设置、信用修复机制、差异化监管措施,以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细化、从轻减轻情节认定、轻微违法免罚清单适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企业代表对近年来生态环境执法“宽严相济”“服务发展”的积极成效予以积极评价,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行政处罚室负责同志就企业关切的问题逐一回应,现场向企业解释政策出台的背景,并承诺对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专题研究,确保制度修订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贴近企业需求。 以评促改强规范 执法案卷“把脉问诊” 案卷评查交流会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采取“专家点评+集中研讨”模式,各市评查专家对本次评查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逐案剖析,并对拟推荐的优秀案卷进行介绍。同时,与会人员就日常执法办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形成初步指导意见,为后续完善评查标准、统一执法尺度提供了实践参考。 会上,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行政处罚室负责同志指出:“案卷评查是检验执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推动形成‘办案更严谨、程序更规范、裁量更精准’的执法新格局。” 此次会议通过“听意见”与“评案卷”双轨并行,既锤炼了执法队伍的“硬功夫”,又架起了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