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围绕“制度筑基、队伍强训、硬件升级、科技领航、服务暖心”五项重点任务,按照分级分类原则要求,推动全市环境执法机构“硬件+软件”的迭代升级,打造了“点上有亮点、面上有突破”的全域执法规范化建设体系。
目前,经省、市、县三级评估,市执法支队及任城区、兖州区、金乡县分局4家单位达到省级规范化一级单位标准;曲阜市、嘉祥县、泗水县分局3家单位达到省级规范化二级单位标准;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汶上县、梁山县、高新区分局6家单位达到省级规范化三级单位标准,实现了执法规范化全区域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执法保障。 制度筑基,引领行动 济宁市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建设管根本、促提升的关键作用,抓实抓细体制建设,做强做牢制度支撑。高效完成执法类公务员改革,推动实施市、县两级执法机构负责人“进党组”,提升执法队伍“话语权”,强化执法工作统筹力和领导力;推广实施“局站队所合一”综合执法模式,在任城区创新成立济北管理所等4大基层环保监管所,实行“2+5+10+1”工作模式,实现全员执法实质化运作;健全完善环境执法制度,全程应用省智慧监管系统执法办案,严格落实执法规范流程,切实做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落实,助推助力执法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队伍强训,淬铸精兵 为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工作重难点,充实壮大执法队伍力量,开展多样化执法练兵活动。其中,市执法支队近两年新考录、遴选人员26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7%;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实战比武和专题学习月等活动,以赛促学、以战代练。曲阜市分局以实战为导向,精心打造实战实训基地,并多次组织实战练兵活动。泗水县分局高标准制作文书和案卷,在全省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中获得第一名,推进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梁山县分局注重队伍能力培养,坚持开展每周生态环境大讲堂学习活动,以队伍规范化为抓手,强作为、求实效、促提升,为全面提升执法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保驾护航。 硬件升级,提质焕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以硬件倒逼软件,积极对标省级规范化建设单位分级分类标准,以规范塑造行为,全面推进办案场所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做到统一标识、统一持证、统一着装,推进环境执法队伍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其中,市执法支队购置执法车辆7辆,配备各类执法装备210余件(套)。金乡县分局购置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无人船、便携式不透光烟度计等先进执法装备。鱼台县分局申请财政专项资金,对执法装备进行更新换代,助力环境执法效能全面提升。 科技领航,创新驱动 全市生态环保执法队伍紧盯执法数智化改革,探索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机融合,让执法“智能化”成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前行的助推器。综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执法监管从单线条、粗放式向多维度、精准化转变,实现对各类污染源的全天候、全覆盖监管;积极运用无人机、用电监管、在线监控等手段,构建以“自动监测、用电监管+惠企服务、线上整改”为核心的非现场执法体系,推进无感执法,落实企业线上整改审核要求,保障非现场执法比例达到40%以上,持续推动执法队伍建设迈向数智化“新高度”。 服务暖心,保障有力 建设党业融合、软硬兼备、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构,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脉络。济宁市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美”,推进党建和执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党旗红、执法铁军当先锋”党建品牌;对外坚持“以人为本”执法原则,与企业建立亲清关系,寓服务于执法中,自觉接受服务监管对象监督,对内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客观公正评价使用干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为一线执法人员采购人身意外险,对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突发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的执法人员,按规定给予必要的保障和激励;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完善执法人员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执法人员身心健康。其中,市执法支队、嘉祥县分局、汶上县分局建立建设了温馨图书阅览室和谈心谈话角,强化人文关怀,为执法人员撑起身心安全“保护伞”。 下一步,济宁市将深入贯彻省厅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部署要求,持续巩固建设成果,不断强化延伸基层生态环境治理,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市县联动,全面打造一流全域规范化执法机构,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济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力执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