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局重点工作。将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列入党组工作规则,制定《济宁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宣传宣传活动配档表,紧紧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及与生态环境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印发《济宁市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明确“八五”期间法治宣传教育有关要求、主要内容。
2.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全年组织4次以宪法、党内法规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法治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按照《济宁市生态环境系统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述法同步进行。
3.细化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结合生态环境实际,制定印发了《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生态环境工作责任清单》,聚焦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将五大类共十五项重点任务清单化,明确责任科室、单位,将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执法信息化制度。一是严格法制审核。在起草出台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过程中,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法制审核科室全年共对12件重要文件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书。全年共对50件重、特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局法制审核机构和执法机构双重法制审核,并召开案审会进行集体研究。二是严格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公示制度。在官网设立“行政执法信息公示专栏”,行政处罚案件在“信用济宁”更新公示,每年公示《行政执法统计年报》,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各类执法文书格式,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把“文字记录”和“动态记录”关。三是注重行政执法信息化。实现“移动执法系统”运用全覆盖,全面推进行政处罚案件网上运行、移动执法APP规范使用。
2.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认真组织法律法规宣传学习;将学习《行政处罚法》等重点法律法规纳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全年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3次。与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全年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0次。强化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作用,对外公布“以案说法”典型案例48起,多篇被上级采纳刊发。
3.尊重并执行复议和诉讼判决结果。严格执行《济宁市生态环境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定》,全年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各9件,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尊重并执行生效行政复议决定及法院生效判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出庭应诉或处理重大涉法事件时,申请法律顾问服务。
(三)严格依法执政,规范文明执法
1.以执法练兵“领阵”,实现执法业务新提升。一是突出靶向执法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环境保护新形势和任务目标,科学部署执法行动重点内容,切实推动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和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年组织开展9次环保综合执法行动,推动解决环保问题370余件。二是强化实战练兵。高标准开展生态环境部夏季监督帮扶,共发现问题429个,重点问题190个,综合成绩名列全国90个城市第一名,在生态环境部第四轮次夏季监督帮扶调度视频会议作了典型发言;严密组织“两打”专项比武活动,全力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
2.规范执法流程,提升文明执法水平。一是行政处罚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情况。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济宁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工作程序规定》,规范案件的行政处罚立案、审批、法制审核、执行等程序,严格执行省厅新修订的《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是规范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能。依据制发的《济宁市生态环境现场执法流程指南》《济宁市生态环境文明接访及文明执法用语规定》《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助企纾困服务经济发展的通知》等,以执法流程化提升环境执法规范化;三是注重内部学习和能力提升。设立“生态环境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科室业务骨干,以“市局带头讲、全系统集中学”的形式开展,全年组织18场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系统业务水平。
3.创新执法方式,突出帮扶服务。一是创新非现场执法手段。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以用电监控、在线监控为抓手,以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为依托,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全年开展非现场执法605 次;二是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落实情况。严格遵照执行《济宁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规定,对列入“免罚”“轻罚”清单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适用条件进行综合判定,依法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引导企业主动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依法“免罚”“轻罚”案件95件,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三是强化贴心帮扶,寓执法于服务。积极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深化法治宣传,帮助企业环保管理提质增效,同时强化对中小企业帮扶指导,召开全市中小企业帮扶指导暨普法培训会,以最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生态环保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基层执法队伍力量与工作量不匹配的现状,目前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仍存在现场执法影像记录不规范、执法案卷文书及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二)培训内容、频次和范围不够。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更新速度快,基层存在能力不足现象,培训覆盖面尚不能满足需求,线上业务培训效果欠佳且缺乏交流探讨。
(三)法律技术支持服务不够。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工作力度加大,环境违法成本越来越高,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数量递增,相关法律技术支持服务不够,导致部门工作法律风险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结合本系统执法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高效利用网上办案模式,进一步格式化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
(二)加大普法和培训力度。认真谋划和落实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普法规划和计划,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对行政执法培训和学习投入,提升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水平。
(三)夯实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审查、备案力度,开展专项督查、案卷评查等执法监督活动,主动前移监督关口,预防不当执法行为。
下步我局将继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助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