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水平,在降污增效上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寻求治理“方程式”最优解,全力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组建“诊疗”队,科学治污做“加”法。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通过雷达激光污染溯源、专家诊断等措施,科学分析城区大气污染成因,精准管控城区污染点源、面源。选定重点涉气企业53家推广安装环保用电智能监控系统,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用电数据、运行工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配置机动车遥感监测车1部,以柴油货车和老旧机动车等高排放车辆为重点,严查机动车超标排放违法行为。
二是打出“组合拳”,精准治污做“减”法。抓好移动源大气污染物减排,开展柴油货车整治,坚持“车油路”统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将3700余台机械纳入管理。深化VOCs排放企业整治,梳理排查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重点企业193家,开展“一厂一策”编制和治理。抓好道路扬尘、工地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等主要扬尘源,统筹各部门履行管控职责。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现企业应急差别化管控。
三是加强联防联控,协同治污做“乘”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厘清并细化、实化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巩固和提升统筹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定期对镇街、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通报、约谈等。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台、微信等,既曝光反面典型,又要讲好污染防治故事,动员全社会共同打好蓝天保卫战。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治污做“除”法。认真执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相关要求,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综合运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等手段对污染过程进行“体检”,找出“病因”、深入“病灶”、开出“药方”,健全预报预警、污染溯源、会商研判、快速响应、反馈评估的工作模式。加强铁腕监督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严管重罚高压态势。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 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