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消费过量是我国雾霾的主因之一
气候变化对霾污染影响如何
也有公众会问,气候变化是否加剧了雾霾天气?
对此,张小曳解释,各种气象因子或多或少都与大气污染有关,但是每个又不能全面、线性反映污染程度。据研究,气候变暖对区域性霾污染有影响,但不起主导作用,污染排放依然是主因。
那么,为什么冬天,污染排放相对稳定的阶段,雾霾天反而似乎格外多呢?
“排放稳定阶段,不利气象条件是污染出现的必要外部条件。”张小曳说。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下午天气原本还是轻度污染,到了晚上或夜间就变成重度了。事实上,谁是后期这种“爆发性增长”的元凶,也是曾长期困扰科学家的核心问题。
张小曳指出,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使气象条件进一步恶化,这时会出现逆温、低层增湿、地表辐射—湍流减弱等现象,由于湍流减弱,边界层高度会压缩到污染初期的1/3,形成显著的双向反馈机制。
“‘双向反馈’机理是气溶胶削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抑制边界层发展,使所有污染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稀释’能力明显下降。正是其主导了污染后期PM2.5的爆发性增长。”张小曳说。
鉴于不清洁能源(主要是煤)的过量使用是我国雾霾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张小曳建议,未来污染减排依然是重点,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天然气、非化石燃料使用;加强煤的清洁使用,减少人为排放,机动车控制,重点在非道路用车、大货车等。